北京为什么在同一天启动三大超过十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项目?
为什么一家老牌医药公司号称要用5-10年的时间,投资亿元,期待彻底转型为一家生物医药公司?
为什么目前国内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生物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至今已突破了22个?
为什么联想创投的高级副总裁周宏斌表示:投资生物医药产业,再多的钱都不够?
如火如荼,牛气冲天。用什么热切的词来形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可能都不为过。
被列入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将融入全球医药创新产业链,并承载着促使传统医药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
10月25日,记者从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三个10亿元生物医药项目在本市开工建设。同一天,国内最大医药公司——中国国药集团(下称“国药集团”)宣布旗下中生集团及其下属兰州、武汉、长春等六大生物制品所已确定整体上市。
与此同时,云南省公布“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力争达到上千亿规模。
上海、北京也纷纷酝酿出台自己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上海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底,使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总量达2000亿元。扶持100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创新型企业,打造100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而北京力争未来3年把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现在的不到4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
2010年下半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势头如新兴之火,颇有燎原之势。
点燃火苗的是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七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生物医药是未来10年的朝阳产业已经毋庸置疑。中国医药(600056)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预测,2013年中国医药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达到40000亿元的规模,超过日本和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多重利好政策即将推出
相关专家指出,《2010-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年底前有望出台。与此同时,一批配套政策将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有望提前面市。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进入政策受惠期。据芮国忠介绍,“从宏观的新医改政策全面实施、基药扩展版、新版GMP(
药品生产管理标准)、生物
医药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到细化行业的《重大传染病专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新管理办法》、《中药注射液的689新技术标准》等政策,包括各地的生物医药扶持政策,都有望年内出台。”这些利好政策“不仅来得猛,而且集中,将重新构造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
中国医药工业信心中心主任钟倩向上海证券报表示,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将提出九大重点工程,其中第一项是发展生物医药以促进传统医药产业升级,并给予资金扶持。“为促进医药行业产业升级的目标,配套政策不久将出。”
新版GMP(医药行业制药标准)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待出配套政策之一。中国医药
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升级是医药产业整体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决定药品安全有效的一个基础。“修改版的GMP已经通过,正在走程序,也将有望近期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