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无锡市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昨日(25日),记者获悉,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普遍有所增加。但许多社区医生却告诉记者,其实在基药实施之初,由于药物数量的大量减少,许多原先在社区医院就诊的病人选择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
药店,社区医院被掉在了“空里”。
“为了留住病人,我们曾作了大量的解释工作。现在许多病人已经理解和接受,不过还是希望基药目录能更加完善。”南长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市民:买药越贵越好
虽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部纳入各地医保用药目录中,但以前社区医院可以销售各种药物,现在只能销售基本药物。为此,有市民抱怨社区医院药太少,甚至怀疑基药虽便宜,但治疗效果不好。
学前街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市民基本都有医保卡,遇到感冒之类的小毛小病,很多人都会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而大部分买药的人是认准牌子买的。“店里卖得最多的感冒药就是泰诺和快克。“‘要刘谦不要流感’,很多人都是看了电视广告来买的。”工作人员调侃说,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如
高血压患者,一般买药也是固定的,“代文、兰迪、波依定,来药店买抗高血压的人基本就买这几种药。”
医生:做大量解释工作
医保目录中的
药品有1000多种,但是社区
医院只有几百种基本药物。虽然社区医院更优惠方便,医保只需个人承担一小部分,但吃好药更加重要。这是基药实施之初,许多病人的想法。
为留住病人,无锡各大社区医院的医生曾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
“基本药物刚实施的时候,有些患者因为自身用药习惯,换了药就会感到不适应,如一些糖尿病患者,用惯了诺和灵这种药物,但那时基药里没有这种药,患者对有同样药效的国产药就不适应,觉得疗效慢。”南禅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周主任说。
“患者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往往对药品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新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说,经常有病人指明要某种药,但这种药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中,我们只能解释,拿其他品牌的药顶替,其实二者成分、含量和化学名称都一样,只是品牌和厂家不同。
应对:基药名录不断补充
记者了解到,现在南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基本药物500多种,其中常用基本药物有385种,常用基药里已经包括了省市增补的名录药物。“各地方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增添百姓常用药。”
“我们本来追求的就是低水平、广覆盖。”基本药物强调的就是“基本”,周主任说,“虽然开始时有患者对基药质疑,但是医生会不断地向他们解释药虽然便宜,但药效和那些贵重药是一样的,所以社区医院的医生工作量非常大。”记者了解到,南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门诊累计人数比去年年底高了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