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正在遭遇三连旱,三七产业链上的各路人士再次绷紧了神经。
“2007年三七价格最低的时候仅为现在价格的十分之一。”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昨日(2月21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连续多年的大旱使三七的产量与需求量之间有一个不小的缺口。如果今年的旱情持续,将会进一步推升价格。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文山三七价格每公斤已经涨了100元。
昨日下午,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为了节约成本、把控质量,天士力、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和黄中药)等多家国内知名药企已经或正谋划到文山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
供需矛盾未解
公开资料显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和原产地,种植历史已达600余年,素有“三七之乡”的美誉。前述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截至去年底,文山州的三七种植面积达9.79万亩,有7000多个种植户,总产值超过42亿元,产量占到全国的九成以上。此外,国内以三七为原料的药企有上千家。
“连续三年干旱使三七的产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三七整个产业链深有研究的崔秀明表示,去年文山三七产量为470万公斤,需求量却达到700万公斤,缺口超过200万公斤。干旱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处于高位。2007年价格最低的时候,才是现在价格的十分之一。
长期关注中药材价格走势的中药材天地网信息部主任蒋尔国昨日(2月21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在2007年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三七(80头)每公斤才四五十元,2009年开始疯涨,目前已涨到近500元/公斤。
“据我们监测来看,供需矛盾是价格上涨的主因,旱情只是助推因素之一。”蒋尔国称,2006年~2007年三七的价格非常低,许多“七农”因亏弃种,种植面积骤减,此后价格回升,“七农”扩大种植,但三七有一个生长周期,产能不能短时间恢复。
是否有炒作成分?
就三天前,云南省药材商会发出警示称,受连续3年干旱影响,云南中药材产量不断下滑,全省200多种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该机构统计,目前市场上的中药材品种80%都在涨价,年平均涨幅在30%左右。而据云南文山一位药材商人介绍,由于严重缺水,三七种植无法育苗、保苗,很多农户只能听天由命,三七产量急剧下滑。
去年康美药业被曝囤积数百吨三七,并获利1.2亿元。现在价格处在高位的三七的背后是否仍有囤货炒作者的身影?
对此,崔秀明表示,现在三七价格处于高位,药企肯定不会在此时囤货,如果此时囤货炒作一旦价格回落,药企将损失惨重。蒋尔国亦认同崔秀明的观点,他表示,目前未见药企囤货炒作的迹象。
此外,一家药企的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三七价格暴涨,该厂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几乎无利润。在价格如此高的时候,今后大幅跌价的可能性很大,
企业肯定不敢贸然囤货。不过他们尚有一年的三七储备。
蒋尔国认为,三七短期内还会有一定的涨幅,估计明年供不应求的状态将会得到缓解。从目前来看,虽然云南再遇旱灾,但是由于三七还未到出苗的时间,所以现在尚未有大的影响。不过,如果旱情持续一个月以上,将会对三七的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药企“跑马圈地”
三七价格的涨跌不但牵动资本市场的神经,更是牵动着上千家以三七为原料的药企的神经。
昨日(2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包括天士力、白云山和记黄埔等多家国内知名药企已经或正谋划到文山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
文山市政府网的信息显示,从2010年起,天津天士力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云南天士力三七种植有限公司出资1.36亿元,拟用7年时间(2010年至2016年)建设三七良种育苗基地1080亩、三七生产基地5400亩,项目建设达到设计目标后将年产优质三七450吨、储备三七
药材100吨。天士力成为国内第一家到文山市投资三七种植业的制药企业。
此外,天士力公告显示,公司同意向云南天士力三七种植有限公司增资13132.58万元,由其具体负责实施“三七药材储备及种植基地建设”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昨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天士力董秘办,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由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合资成立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就已谋求在文山州建立三七
中药材种植基地。当年3月,公司公告显示,白云山和黄中药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3月草签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在云南文山州进行万亩三七GAP产业化示范基地——文山白云山和黄中药三七GAP产业化基地建设。
昨日,白云山和黄中药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文山州的三七种植基地的项目在稳步推进中。此外,相关媒体报道称,丽珠集团、梧州制药到文山洽谈基地建设也正浮出水面。
该人士表示,公司希望三七的价格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从长远来看,三七价格的暴涨或暴跌对整个产业链都是一种伤害。三七的暴涨给一些以此为原料的药企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这正是药企争入文山圈地种植的原因。